“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AG超玩会入口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AG超玩会入口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 ·雷暴、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梅江区强对流天气即将“到货”!
- ·6日起,梅州部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恢复开放!
- ·24小时免费!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开通上门接送来院分娩孕产妇服务
- ·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项目(一期)首开区进入收尾阶段
- ·榜样传家风 端午诉“粽”情!市妇联开展端午节家庭文明建设活动
- ·“端午”假期将至!梅河高速出行指引看这里→
- ·端午临近,梅州的粽子质量怎么样?市市场监管局告诉你→
- ·雅安市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月12日15时45分)
- ·梅州城区33条道路实施“严管”!注意!已有司机被罚
- ·24小时免费!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开通上门接送来院分娩孕产妇服务
- ·粤M9999A、粤M9999B等靓号来了!13日梅州又有新号段投放
- ·2025年广州市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公布
- ·您,参与抢券消费了吗?梅州市2022年促消费活动,已热热热!
- ·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85亿元!梅蓄项目一期4台机组全部投产
- ·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